LEGAL ADVICE
法定分配原则
在我国,离婚财产分配遵循男女平等原则,即夫妻双方在财产分配上享有平等的权利。在此基础上,还会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。比如有孩子的家庭,抚养权判给女方时,女方可能在财产上会适当多得。像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,双方出资相当,但考虑到孩子成长和女方生活稳定,女方可以多分到一定比例的房屋价值。同时,过错方可能会少分财产,若一方在婚姻中有重婚、家庭暴力等过错行为,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少分。
婚前财产界定
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登记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,这部分财产属于个人财产,离婚时不参与分配。比如一方在结婚前购买的房产,并且房屋产权登记在其个人名下,那么离婚时该房产仍归其个人所有。还有一方婚前购买的车辆、个人存款等,都属于此类。不过,在实际生活中,需要注意证据保留,如购房合同签署时间、银行转账记录等,证明该财产确实是婚前所得。
共同财产范围
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,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工资、奖金、生产经营收益等都在此列。例如夫妻一方在婚后因为工作奖金收入了一笔钱,这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另外,知识产权的收益也属于共同财产,如果一方婚后创作的作品获得了经济报酬,即使是一方付出创作劳动,该报酬在离婚时也应进行分割。
特殊财产处理
对于一些特殊财产,如夫妻一方因为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、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,这些具有人身属性,属于一方个人财产,离婚时不参与分割。像一方因交通事故获得的伤残赔偿金,是对其身体伤害的补偿,应归其个人。而对于军人的伤亡保险金、伤残补助金、医药生活补助费,同样属于军人个人财产。
债务分担问题
夫妻共同债务要共同偿还。如果是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,比如房贷、家庭日常开销借款等,双方都有偿还义务。假如是一方未经对方同意,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,则由该方独自承担。在实际处理时,要先明确债务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,有约定按照约定,没有约定要结合相关证据判断。
协商与诉讼途径
夫妻离婚时,首先可以尝试协商分配财产。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达成一致分配方案。这样的方式比较灵活,也有利于保持双方的和平关系。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选择通过诉讼途径,向法院提起离婚财产分割诉讼。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判决。大家要注意收集相关财产证据,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。
Copyright © 2018-2025 苏州离婚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070211号-3 XML